首页

男奴捆绑

时间:2025-05-30 06:34:13 作者:数字赋能 江西南昌打造信息化平台构建惠企服务新生态 浏览量:55316

  10日下午至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天水市考察调研。在天水市,习近平考察了麦积山石窟,了解当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现存各类石窟寺近6000处。从西到东,由北向南,石窟连缀一路绵延。自公元3世纪石窟艺术传入以来,与本土文化不断融合发展,融入中华民族的深厚血脉中。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8月、2020年5月分别考察了敦煌莫高窟和大同云冈石窟。为什么如此关心石窟艺术?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关山当屏,秦岭为托。1600多年前的十六国时期,能工巧匠在陇右名胜麦积山上开窟造像,后经10余个朝代的接续营建与重修,成就了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明珠。

  绝壁之上,密如蜂巢般的窟龛,来自岁月的“刀刻斧凿”,经历过战乱、破坏、自然灾害,浓缩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证资料。凝视其间,你会感觉历史在向你颔首。

这是近日拍摄的甘肃麦积山石窟局部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继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相继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2014年,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遗产点之一,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几次考察石窟,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强调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总书记曾深情地说。

  这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艺术结晶——

  从云冈石窟笑意盈盈、手捧各式乐器的“伎乐天”,龙门石窟融合南北风韵、以“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闻世的优美造像,到麦积山石窟栩栩如生的“薄肉塑”飞天和“东方微笑”泥塑……在此间,艺术造型美轮美奂,胡风汉韵交相辉映,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相得益彰。

  “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9年,总书记在实地察看了莫高窟,察看了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后,有感而发。

  各民族的共同创造,共同成就了中华文化的精彩纷呈、博大精深。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保护、研究、弘扬——在云冈石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嘱咐:“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指出:“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莫高窟静立千载,以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的雄浑气魄,向世人展示着东西方文化交融汇聚的成果。

这是2024年1月22日拍摄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使者张骞凿空西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反弹琵琶乐舞千年……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此邂逅。

  艺术的光华,滋养于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时深刻指出的,“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不仅如此,还要让人们在旅游打卡石窟“宝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饱蘸历史之墨,书写新的历史。

  如今,从前沿研究到活化利用,流失海外的文献以数字化方式回归故里,古老壁画经由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学者们努力让“冷门绝学”不绝、“国际显学”更显。

  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

  山高水阔,艺术瑰宝不朽,中华文脉永续。

  记者:胡梦雪、张玉洁

  视觉:金小茜、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甘肃分社联合出品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进入存量时代 江苏深化推进产业园用地提质增效

同时,统筹开放各类场景机会。围绕交通、电力、水务、城管、环保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文旅、应急等行业领域,由西安市数据局统筹各部门智能终端场景及设备清单,鼓励企业加速先进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促成项目、场景、技术、需求有效对接,为企业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更多机会。

中央赠港大熊猫“安可”组合即将亮相 维港“熊猫海”萌翻全场

高原春日,10余处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牛粪艺术墙”出现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泉吉草原上。近日,当地民众进行了一场牛粪的“较量”,昔日散落在草原上的牛粪,已然变身为“艺术品”装点着草原。“吉祥四畜”“黑牦牛帐篷”……一座座造型别致的“牛粪堆”加上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展示着草原民众对生活的热爱。当地政府也组织评委团对“牛粪艺术墙”进行打分评比,发放奖金激励民众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去开创幸福美满的生活。

综合施策确保工业平稳运转

多地公安机关还推出了网上通办和自助服务。比如:上海居民可以通过“随申办”小程序进行网上办理。浙江居民可以在“浙里办”App上申请全程网办。对有特殊困难或需求的居民,北京公安推出了预约“延时办”“上门办”服务机制。

上半年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4.1亿人次

近日,陕西西安。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演绎《上元乐》《破阵乐》等经典鼓乐曲。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完整,吸纳了琵琶、古琴、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记者 党田野)

在华留学生“花式”共度“国际中文日”

武汉10月5日电(记者 马芙蓉 李京泽)“2023工商业与人权前沿论坛”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边会5日在武汉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海内外约150名专家学者聚焦“商业向善:工商业与人权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实践”主题展开研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